近些年,“学历更重要,还是能力更重要”的争论经常出现。自高校扩招以来,严峻的就业形势逐年加剧,也进一步促使公众追问“学历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”。
整体来看,现有的争论大多都是将学历和能力简单对立,但实际上两者的关系要复杂得多。
从概念和内涵的角度出发,学历和能力谁更重要是难以衡量的。学历的含义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很清楚:是专科还是本科,是硕士还是博士。然而,谈到能力,往往都是空洞的、模糊的、概括性的话语,很难给它下一个具体、清晰的定义,它既包括学习能力、生活能力,也包括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(领导、组织、沟通、交往的能力、技术和本领等),还可以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。 目前来看,学校教育和企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并不一样,学校教育在本科阶段对学生的考核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;在研究生阶段偏重理论思考、科研创新、论文写作能力;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又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,导致校企之间存在一定的断裂,没法无缝对接。 学历和能力之所以矛盾对立,根本原因在于招聘阶段企业对毕业院校的看法不同 工作岗位的资源是稀缺的,真正适合的、优秀的人才并非遍地都是。因此,企业在选择员工时是要付出代价的,包括时间和经济成本。 在高等教育入学率越来越高、毕业生越来越多、个人求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企业很难依靠面试这一简单的环节锁定合适的人选,因此就需要设定一定的选择标准。设定标准的目的本就是要区别对待, 为了高效率地获得人才,企业只能缩小范围,从整个群体考虑,将对象聚焦在公办院校,毕竟,优秀群体出现优秀个人的概率更大。 从一些名企招聘的具体岗位来看,对应届生开出百万元年薪的工作岗位,一般都是自然科学范围内高精尖、科技前沿的工作,这类人才当然需要从研究型大学、研究生的层次考虑。不得不承认,非公办院校也会有科研能力强的学生,但是,公办院校高校的资源条件、科研实力是普通院校无法相比的,名企青睐公办院校,不过是为了达成岗位与个人的高效匹配,节约成本。 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,企业的这种“歧视”代表着一种经济性、工具化的过滤程序。企业不是慈善机构,有自由选择的权力,既然法律没有任何规定,仅从道德上去苛求企业别“只看学历不看能力”,并无现实意义。 一般而言,我们对现象的认识、归纳和总结都是不完整的,而是基于一定的规律,有选择性地为自己的论点作出“证成性”辩护。比如,有些文章通过总结一些大企业的总裁和经理人的毕业学校和学历,以得出学历的重要性,殊不知,这种小样本统计的前提就已圈定在名企和高管阶层;还有很多学历不高也能通过个人努力和勤奋而发家致富的案例,在中小微企业、草根创业领域中出现得更多。 换言之,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,受到个人、企业、岗位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 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总是超出我们的概括能力,人们对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遇到与自己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讨论,人们总能找出一些漏洞或反例。 现实是,不同人才所具有的学历和能力,既可以结合,也可以彼此割裂,并不只是“学历低能力高”“学历高能力低”这两种非此即彼、二元对立的情况,还有“学历低能力低”“学历高能力高”“学历一般能力一般”等,在大学毕业生“过盛”的时代,最后一种类型的人恐怕占据人才市场更大的部分。 吊诡的是,尽管有些话语的争论最终会落到“能力更重要”上,但在具体的实践中,人们的行为已经作出了相反的选择。每年高考期间,我们对父母送考、全社会为高考打开便利通道早已习以为常,还有“考研热”逐年升温,已经就业的人也会辞职加入考研大军……凡此种种,恰似说明这是个“学历更重要”的社会。
来源:最新政策信息解读
(声明:我司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处理。)